close

2013-03-26 09.49.50  

印象中去年的八月商周還有許多平面或電子媒體都爭相討論的話題【宏達電 回不去了】?!

我沒有使用HTC的第一支智慧型手機是Sam 李在我生日的時候送我的三星S2

沒有選擇蘋果、沒有選擇hTC

反倒是選了最不受台灣人討喜的Samsung

但會選擇它的原因是三星的行銷策略在台灣地區是奏效的!

我們也都願意買韓國機的單

當智慧型手機於2011年開始逐漸以更強大功能、更具人性化的技術改變【行動通話生活型態】

因為這樣的改變與未來趨勢

我看見 三星願意投入龐大的行銷資源來進攻亞太市場而站穩一線寶座

除了平面廣告、網路廣告、行動廣告、戶外廣告外

藉由韓劇在台灣的發燒是帶動韓國手機在台灣的普及率其中之一

而去年2012年大家都在談論三星又要推出新機種的時候

hTC卻因為電池還有內裝出現了問題導致銷量與股價持續下跌

很多名嘴開始說:【宏達電 回不去了!】

當時,我曾經一度也被這樣的報導內容給影響覺得似乎真的回不去了~

但2012年年底當大家都在期盼APPLE 的I5上市時

hTC推出了新手機

Butterfly 很特別的是這一次的上市與行銷手法是由國外引回國內

我猜想是因為【台灣人有一種外國月亮比較圓的心態】、【別人買的、別人說好用的應該就是好貨的】...

這是台灣人根深蒂固的思考方式

因為是台灣品牌

知道台灣人喜歡什麼 知道台灣人會買什麼單~

這個時候的宏達電已經不一樣了

不再是【回不去了!!】

過去我的認知中,hTC就是靠量取勝來攻佔每一個市場階層的需求

就是為了滿足消費大眾的口味

在滿足與供給的過程中似乎沒有考慮到的就是產品特色

2012年我看hTC 不過就是改了一點東西 外觀變了就又說推出了一款新手機

2013年我看hTC 強調了品牌特色與個性 更強化產品功能與特色 勾起了體驗感受

我感覺到了hTC放慢了腳步在思考該怎麼打贏對手

該怎麼強化品牌特色與原創功能

今年新hTC One 不論是在上市前的造勢或行銷活動上頻頻的展現有別以往的操作策略

為將品牌推向國際化

hTC的行銷策略是以單一品牌單一產品進行單一區域的廣告行銷

除投入超過250%以上的媒體費用外

利用區域文化消費行為不同找適合的產品代言人為品牌發聲

並針對歐美、亞洲等地推出同樣宣傳目標、但風格與表現手法不同的平面或電視廣告,以合乎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喜好。

HTC

 

文案與產品訴求上我們也更清楚知道這一次的品牌定位

明顯的感受到商品特性被獨立強調出來

 

SAMSUNG  

而三星也非省油的燈

除了在新hTC One發表會附近舉辦體驗會外 

更以柔性訴求強調產品的特色

一連串的行銷攻防戰

身為行銷人的我看的津津有味

老實說我看好hTC後續的發展

因為很有台灣人的精神與個性在其中

曾經,它們跌得很深

但很快地找出原因知道對手要害在哪裡、知道該怎麼打才會贏!!

台灣品牌可以做到像hTC這樣已經很不簡單

將來還有許多硬仗與考驗

不斷的在考我們這些做行銷的人

要用什麼方式要怎麼才可以打動人心

我一直認為

品牌需要內化才是真正的成功品牌

美國人以拿Apple手機、ipad為榮

英國人認為有一台ipad是一種身分與地位的象徵

那麼hTC在台灣呢?除了所謂愛台灣的情感聯繫外

還有什麼是可以支撐這個品牌在台灣或在全世界發光發熱的原因?

希望有一天在台灣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可以說拿hTC的理由不在是愛台灣

而是對品牌的認同與了解品牌背後真正需要傳遞的品牌定位及產品特色

有天我們會一起說:我以拿hTC為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ber tsai 的頭像
    amber tsai

    CHILDULT。About simple chic details & Life

    amber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